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
官方微信
· · ·
大象新闻记者 李晓晨
最近,边境携带外烟的问题再次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香烟的跨境流通面临着不同于以往的严峻挑战。根据国际烟草控制协会的数据,2018年至2023年间,全球非法烟草贸易的市场规模已达2000亿美元,而这其中,边境携带外烟成为了一个愈发凸显的问题。
边境携带外烟,即在国家边境处,一些人通过非法手段将外烟带入国家,这不仅对当地的烟草市场产生了冲击,还影响了国税收入和公共健康。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国务院烟草监管局最近发布了一项关于防控边境携带外烟的专项调研报告。
根据报告指出,早在2020年,某些地区的外烟携带量甚至达到了正常市场销售量的70%。这些数据虽经过一定程度的处理,但仍然反映出边境携带外烟问题的严重性。
为应对困扰,多个国家和地区纷纷加强了边境管理,增加关卡巡查频率,以防止烟草走私的行为。以某边境城市为例,当地政府在2022年加大了对边境携带外烟的打击力度,查获违禁香烟达数百万支。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强边防检查是保障国家税收和公众健康的重要措施。”
边境携带外烟现象之所以猖獗,除了利益驱动外,还有部分消费者在“价格差异”的背景下选择海淘或走私外烟。在我国,烟草税高昂导致市场价格普遍偏高,而某些国家或地区的外烟价格却相对较低,造成巨大的价格吸引。这一现象促使部分消费者通过非法渠道获得外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混乱。
不久前,某知名烟草品牌在社交媒体上进行了一项调研,结果显示,近65%的受访者表示曾经尝试通过非正式渠道购买外烟。
根据市场监测数据,2023年第一季度,因边境携带外烟问题而受到的税收损失高达10亿人民币,相比去年同季度增加了15%。这不仅是对政府税收的打击,更是对合法市场的一种挑战。
面对严峻形势,许多国家正在考虑通过谈判达成多边贸易协定,以加强关于烟草贸易的监管。在这方面,国际烟草监管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某次国际烟草控制会议上,各国代表一致认为需加强信息共享与情报交流,以便更有效地打击非法烟草和边境携带外烟的问题。
然而,仅依靠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法力度的加大远远不够。消费者的意识提升也是至关重要的。为此,相关机构发起了一项公益宣传活动,旨在通过社区活动和媒体宣传,向公众普及烟草法律法规的知识,提高大众对边境携带外烟危害的认知,增强社会的整体防控能力。
另外,专家建议可在入境口岸设立合规引导专区,对携带个人用烟供给进行合理的引导,降低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违规行为。
总的来说,边境携带外烟问题绝非简单的经济问题,它涉及健康、法律、国际合作等多个领域。因此,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从政府、企业到消费者,形成合力,共同抵制非法烟草贸易,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的社会环境。
在未来,或许我们还会看到更多关于“边境携带外烟”的禁令出台与市场调整,而这一切都将影响到每一个吸烟者的生活。只有团结一致,共同抗击这一现象,我们才能看到改观。
大象新闻记者 李晓晨